福建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云端智能),2013年3月21日成立,公司深耕信息化行业12年,现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,如云端混凝土ERP管理系统、无人值守地磅管理系统、车辆排队调度系统、北斗定位平台、门禁预约管理系统等。
云端智能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福建省科技小巨人、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“瞪羚”创新企业、2023年被省工信厅评为“福建省产业数字化服务商”、2024年福建省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”等荣誉。
云端智能十二周年庆典
典型项目:龙岩市兴砼建材有限公司5G+混凝土智慧工厂项目,主要利用5G+工业互联网、MES系统、云端混凝土ERP系统、AI等技术,将混凝土车辆智能管理、混凝土智能料仓管理、混凝土工控大数据、智慧工厂数字孪生平台、施工工地混凝土监测等场景有机串联,实现混凝土智慧工厂,提高企业数字化建设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
企企报道 :您公司就是帮助客户做信息化的,那您自己公司内部的信息是如何打通的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 :对我这样一个从事IT行业的人来说,接触业财一体化其实比较晚,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“业财一体化”这个概念是在2021年。从开始了解、接受,到真正落地实施,整个过程速度还是挺快的。2021年了解,2022年就正式接入了「企企服务业ERP」。在此之前,使用多套独立的系统,引入「企企服务业ERP」后,我们所有业务,包括库存管理、项目立项、采购执行、员工差旅和报销,都全面迁移到了企企的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。
企企报道 :在这个过程中,您遇到了哪些挑战?哪些问题是最难解决的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:信息化系统只是帮助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的工具。在引进信息化系统过程中,管理体系和信息化工具之间的适配是最核心的问题。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,如果企业领导者没有下决心推动管理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,新系统很难与原有的传统模式相匹配。我认为,这是企业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,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转型。
企企报道 :您提到企业会计正从“管理会计”向“经营会计”转变,这其中业财一体化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:我认为,业财一体化在从“管理会计”向“经营会计”的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会计,往往数据是后置性的,服务于事后的管理分析。而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,企业经营决策对实时性数据的需求非常迫切,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希望看到实时的、过程中的经营数据,而不仅仅是事后报表。因此,未来企业会计体系必须实现从后置分析向过程预测和预判的转型,依托于业财一体化的管理平台,更及时地支撑企业经营决策。
企企报道 :你知道目前最重要的前10个客户是谁吗?最盈利的客户是谁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:借助「企企服务业ERP」系统可以清晰呈现客户的项目立项数量、营收状况以及利润指标,所以我们公司的重点客户、重点项目情况可以很直观的看到。
企企报道 :接触的很多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,数据到处都是,但是管理层又感觉没有数据可用的窘境,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:从数据治理的角度看,企业通常面临两个核心问题:一是数据缺失,二是数据来源的不准确性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:一方面,企业要尽量减少数据采集中的人为干扰,尤其要防止员工主观地修改或美化数据。另一方面,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。例如采用人脸识别打卡取代传统的刷卡签到方式,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反而更能保障数据的准确性。此外,在实现数字化过程中,我们必须转变使用系统的方式,逐步减少人工录入的环节,加强数据输出的质量管理。通过数据中台和数据清洗的概念,将海量数据有效串联起来,形成可靠的逻辑关系,以确保产出的结果能真正满足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求。
企企报道 :您怎么看AI技术应用对于行业的影响和价值?
云端智能 · 林敏毅:作为IT从业者,我认为我们不必过于焦虑。实际上,AI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,它的概念早在1956年就已经提出。AI技术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比如我们日常接触的很多功能,包括人脸识别等AI应用。现在之所以引起更多关注和焦虑,主要是因为大模型的兴起。我认为AI技术不会取代人类,只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,这种改变一定是有利于人类发展的。作为IT行业的从业者,我们应该积极推动AI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,助力企业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。
林总在24期圆桌会上与嘉宾交流
云端智能×企企服务业ERP